通用汽车裁员,降本增效?是必然也是无奈,阵痛之后能否重生?
2024-08-14 06:45:43
  • 0
  • 0
  • 0
  • 0
 

此前,一些传统的豪华汽车企业已经宣布在中国市场退出了价格战。通过重新安抚渠道,以及给出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改变或降低原有的份额配比和任务要求,希望借此能够让传统的渠道商渡过难关。只是,在大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这种政策的调整是不是能够撑过去还很难说,亦或者只是短暂地延迟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本质罢了。

1.行业催生新发展格局

市场已经开始转向,从固有的燃油车市场开始向新能源车市场转移,而且转型的节奏和步伐变得更快,尤其是电比油便宜已经渐渐在老百姓脑海中形成印象。当大消费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人们在选择出行工具的时候,变得更加务实和寻求更合理地性价比,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的支持,电车的发展步伐明显更快,市场的电车和燃油车的占比转换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这都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在行业市场的量变和质变开始同向发力的时候,格局就会重新生成,并带来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和需求转换。这也是为何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燃油车竞争几乎是全球最激烈的市场的原因所在。因为一些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正在左右着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这种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催生出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茁壮成长,并且形成一种新的风尚,开始引领消费转换。

2.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当普通用户认可这种转换之后,就会形成鲶鱼效应、长尾效应,会有更多的人在选择购车的时候,形成合力,进而助推新能源车企的产能进一步得到释放,从而带来市场份额的继续提升。目前,这种格局已经被打破了,传统的汽车企业越来越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原有的品牌优势正在消逝,人们在选择买车或者换车的时候,理念已经改变,新能源车、新品牌势力开始崛起,并且正在引领潮流。

虽然,传统的汽车企业不愿意看到这种转变,也不愿意自己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迎接挑战,寻求变革。变革就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模式,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重组进行“置换”,这时候,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裁员。降本增效,轻装前行,通过策略的调整,开启新的战线或者寻求新的突破方向。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豪赌未来的做法,要明确自己的改变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径上,而且能不能跟上竞争对手的节奏,这都是未来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们看到传统豪车企业的改变,一方面是不希望被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在传统的品牌美誉度方面继续施加影响力。但用户不是傻子,用户会货比三家,也会寻求最合理的性价比,在选择新车的时候,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而且,年轻一代的用户,不再迷信所谓的传统优势品牌,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无疑更高。

3.通用裁员变革求生

近日,我们关注到,通用汽车在中国裁员,拟大刀阔斧进行结构性改革。据悉,通用汽车将很快与当地合作伙伴上汽集团(SAIC)会面,计划对其在华业务进行更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因为在中国市场,通用汽车已经感受到切切实实的竞争压力,如果再不改变或许将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现实。据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车正在裁减中国市场包括研发在内的相关部门员工。未来几周,通用汽车和上汽将讨论减产可能性,这将是在华销售战略转向的一部分。

减产是因为制造出来也卖不出去,因此少制造还能节约成本,在没有新产品能够让市场感受到企业的技术诚意的时候,或许减产就是明智之举。据悉,在中国市场,通用汽车计划重启包括转向生产电动汽车,重点生产更高档的车型,并进口高档车。且计划在中国生产价格较低的汽车和电动汽车,并将其中的一些产品从中国出口出去。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状况,通用在提交给证券监管机构的一份文件中说,中国国内汽车制造商将市场份额的增长置于利润之上,故而销量较难维持。说直白一点就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汽车卖的太便宜了,通用根本竞争不过。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业务上亏损1.04亿美元,在该公司上半年总亏损的2.1亿美元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故此,通用意识到需要改变,对现有产能的重新锚定,并开启一系列的改革,而最终是否能够见成效,还得在市场中经受考验。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