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英伟达,台积电最大的“粗腿”还是苹果公司
2025-11-13 07:50:50
  • 0
  • 0
  • 0
  • 0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已预订台积电2026年超过一半的2纳米芯片产能,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最先进半导体技术竞赛中的领先地位。虽然英伟达、高通、亚马逊等企业也都依靠台积电的代工制造,不过,相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台积电的最大依仗还是苹果,即使台积电崛起很快,但在制造领域,台积电显然更倾向于给苹果代工。

这是长期合作的基石。虽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英伟达高端芯片的市场需求度异常高涨,也急需要更强大的产能支持,不过,台积电显然并没有给英伟达更大的制造配比。包括高通、亚马逊也都需要台积电的制造代工,但按照台积电的产能,显然无法全部满足了。

对于最新制式工艺,台积电还是给予苹果公司更多的份额。台积电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2纳米芯片量产,初期月产能约4.5万至5万片晶圆,并在2026年提升至逾10万片。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在台出席活动时直言:“没有台积电,就没有英伟达”,并已正式要求扩大晶圆供应。但显然,台积电并不为所动,还是稳固着与苹果的关系。

苹果此前已率先锁定台积电的5纳米、3纳米产能,如今又将独占2纳米。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系列A20芯片、MacBook的M6处理器及Vision Pro头显R2芯片中采用该制程。当然,新制程也面临着一定的良品风险,即使是台积电也一样。此外就是三星电子的相应制造能力是否提升,也是其挑战台积电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据悉,2纳米技术相比3纳米可实现约15%的性能提升与30%的能效改善,但台积电已通知客户,2纳米晶圆价格将较3纳米高出至少50%,旗舰芯片成本或达每颗280美元。受AI芯片需求的带动,台积电的业绩稳步提升。其3纳米与5纳米产线已全数排产至2026年底,显示全球高端晶圆产能竞争正日益白热化。

随着AI大模型、智能汽车产业爆发,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晶圆成为“数字时代的石油”,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三大巨头掌控的产能,正被谷歌、英伟达、特斯拉等企业疯抢。据行业测算,2026年全球先进制程晶圆缺口将扩大至30%,这场横跨科技、汽车、消费电子的产能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生死局。谷歌、Meta、亚马逊等超大规模云厂商,为支撑AI数据中心扩张,以长期大额订单锁定产能。台积电3nm制程中,AI芯片占比已达65%,三星5nm产能也有近50%流向AI领域,这些客户愿意支付更高溢价,让晶圆厂主动倾斜产能资源。

随着AI需求挤压,汽车级半导体产能被大幅压缩。汽车用DRAM价格较去年暴涨70%,远超普通DRAM 20-30%的涨幅,即便如此,交货周期仍从12周延长至25周以上。全球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晶圆产能中,台积电占比超60%,三星占25%,英特尔仅占8%,三大巨头几乎垄断供给。

台积电、三星加速全球扩产: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二期投资达400亿美元,目标2027年量产3nm;三星德州工厂投资200亿美元,聚焦5nm及以下制程;两家企业均试图通过本地化生产,争夺北美AI与汽车客户资源。此外,英伟达、特斯拉等巨头开始通过战略投资、长期协议绑定晶圆与封装产能;部分车企甚至考虑自建封装产线,以保障供应链稳定。未来,“绑定产能”将成为科技与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随着国内晶圆厂在7nm、5nm制程上取得突破,通过技术迭代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同时,本土封装企业加速布局先进封装技术,试图缓解“卡脖子”困境,但短期内仍难以撼动台积电、三星的主导地位。

可以说,高端晶圆产能的竞争,早已超越单纯的供应链博弈,成为科技实力、产业生态与地缘政治的综合较量。AI的爆发式需求,让先进制程晶圆从“产业配套”变成“战略资源”,谁掌握了产能,谁就掌握了数字时代的主动权。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