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能否开启中国eSIM新时代?
2025-10-21 08:30:45
  • 0
  • 0
  • 0
  • 0
 

手机要进入无卡时代吗?

随着三大运营商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随后苹果公司CEO库克在抖音直播间官宣iPhone Air国行发售信息。

主打超薄的概念,直接“减掉”了SIM卡之后,空间无疑游刃有余了许多。

而中国市场,也终于放开了手机eSIM服务。此举被认为是中国通信从“插卡时代”将正式走向“无卡时代”。只是这样真的可以掀起一股浪潮吗?

中国手机厂商会快速跟进吗?没有物理SIM卡的支持,用户是不是还能习惯,尤其是习惯了双卡双待的用户,是不是愿意“尝鲜”?

从苹果iPhone Air的正式开放售卖到快速售罄,也说明一些用户还是想尝鲜的。如果真的市场应用感受不错,那么中国手机厂商的跟随战略必然会随后而至。

eSIM技术是作为由GSMA制定的新一代SIM卡标准,eSIM将通信功能直接集成于设备芯片,通过”空中写卡“技术实现远程配置,其占用空间仅为Nano SIM卡的三分之一。

eSIM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由于卡片是嵌入设备主板,因此也没有传统SIM卡丢失风险,当然,一般人若遗失的也会是直接丢了手机,被人偷掉SIM卡本身不现实。

或许对于eSIM来说,最大好处是可以线上随时注销卡片。对运营商来说,面临着不小的考验,因为用户或许可以“随意”切换运营商了。不需要到电信运营商那里更换SIM卡了,在线上就可以“肆意”注销或者更换运营商了。

有人说,eSIM”一键换网“的特性会降低用户转换成本,加剧行业竞争。从SIM卡到eSIM的变迁,无疑是通信服务从“硬件载体依赖”向“数字服务本质”的回归。

当然,eSIM技术虽便捷,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设备兼容、操作便捷性、网络依赖等多方面弊端,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众所周知,eSIM需要设备硬件支持嵌入式芯片,目前仅中高端新机覆盖较广,2020年前的旧款手机、中低端机型及多数功能机基本不支持。用户若想使用eSIM,只能先更换设备,增加了使用门槛和成本。

此外,传统实体SIM只需插拔即可切换设备,而eSIM更换设备时,需先在旧设备上注销或解绑,再在新设备上通过运营商APP、扫码或客服协助完成激活,部分场景还需等待运营商审核,有一定的时间差,远不如实体SIM“即插即用”灵活。

eSIM的套餐开通、变更、注销等操作均需联网完成(需连接WiFi或蜂窝网络),若处于无网络环境(如偏远地区、出国初期未开通漫游、手机欠费断网),则无法进行任何操作。比如用户出国后想切换当地eSIM套餐,若未提前准备,可能因无网络陷入“无法激活新套餐”的困境,而实体SIM可通过线下购买直接使用。

而且,不同地区运营商对eSIM的支持政策差异大。部分运营商仅开放特定套餐(如只能办理数据卡,无法办理语音+流量套餐);部分锁定eSIM与设备绑定,不允许跨运营商切换;还有些运营商会收取额外的eSIM开通费、变更费。此外,还有部分运营商暂不支持跨省办理eSIM业务,异地用户使用受限。

还有一点是,eSIM芯片嵌入手机主板,若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如更换主板),可能导致eSIM信息丢失,需重新联系运营商恢复,过程繁琐且存在数据泄露风险。而实体SIM可在维修前提前取出,避免类似问题,对用户数据安全的保障更直接。

如今随着iPhone Air的入网和投入使用,第一波用户体验或许会成为最终能否成为市场一种新应用趋势的主导力量,如果用户体验不错,那么未来会有更多的厂商跟进,如果体验一般,也只能在小众范围内被使用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